朝鲜韩国学学科简介
历史沿革
朝鲜韩国学学科,前身为延边大学国际研究生学院。延边大学国际研究生学院,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网址:https://cnsk.ybu.edu.cn/)建于2014年7月4日,下设朝鲜韩国历史、朝鲜韩国政治、朝鲜韩国经济、朝鲜韩国法律等4个方向,由中心的历史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法律研究所进行培养。2019年,经过5年的探索与努力,响应国家加快建设交叉学科的号召,中心整合原国际研究生学院下设的4个方向,以“朝鲜韩国学”为名申报交叉学科,并在同年11月完成教育部学位管理办公室备案。本学科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从事朝鲜韩国研究的专门人才,2014—2021年已招收硕士研究生共134名,毕业生已达74名,部分毕业生在中央民族大学、延边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承建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所,2001年更名为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并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中心建设目标是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综合创新能力,紧紧围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需求,深入研究朝鲜半岛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拓展对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历史与社会发展领域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建成国内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信息资料、咨询服务五个一流中心,成为整合和汇聚延边大学及国内外朝鲜韩国研究队伍的科研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北向发展、构筑东北亚经济共同体的重要学术平台。中心设有国际政治研究室、经济研究室、法学研究室、历史研究室、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室、哲学研究室、艺术研究室等7个研究室。同时承建朝鲜韩国学交叉学科,并承办《东疆学刊》和《朝鲜半岛观察》刊物。
组织机构
学科主任 |
朴灿奎 |
中心主任 |
学科副主任、 语言强化班负责人 |
金熙杰 |
中心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 |
朝鲜韩国政治方向负责人 |
李金辉 |
中心副主任 中心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 |
朝鲜韩国历史方向负责人 |
全 莹 |
中心研究所所长 |
朝鲜韩国经济方向负责人 |
李圣华 |
中心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
朝鲜韩国法律方向负责人 |
卢青锡 |
中心法律研究所所长 |
学科秘书 |
李昊擎 |
中心助教 |
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研究朝鲜半岛问题的专门人才,具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胜任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教学团队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上,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进一步鼓励学科方向的融合与交叉,在自愿原则下实施双导师制。选择第二导师时,在学科聘任的导师范围内实行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在奖学金评定、校内博士推免、毕业资格审查时,研究生与第一导师合作成果和第二导师合作成果享受同等待遇。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借助中心平台,积极借鉴与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聘任校外或外籍教师担任部分课程教学、指导实践与论文撰写,达到学术互补、文化交流的目的。本学科的教学团队由校内、校外、国外相关领域的知名教授及研究人员构成。
研究方向 |
国 内 |
国 外 |
校 内 |
校 外 |
朝 鲜 |
韩 国 |
朝鲜韩国历史 |
朴灿奎 金成镐 全 莹 张博远 |
李国强 沈志华 |
孙秀浩 |
金光云 朴泰均 |
朝鲜韩国政治 |
赵立新 王晓波 谢桂娟 李金辉 |
郑继永 董向荣 王 圆 |
金胜奎 金苍景 |
郑钟昊 李南周 李 丹 |
朝鲜韩国经济 |
权哲男 林今淑 李圣华 崔 文 金熙杰 曹时俊 [韩]白晟昊 [韩]全洪镇 |
薛 力 张慧智 满海峰 |
林光男 安哲柱 |
朴淳成 李贤珠 崔长浩 |
朝鲜韩国法律 |
卢青锡 吴东镐 李海燕 崔龙哲 |
金 哲 任 虎 |
金成虎 朴希哲 |
李向模 |
语言强化 |
语 种 |
国 内 |
国 外 |
英 语 |
金明日 |
Valmae |
朝鲜/韩国语 |
吴延华 李金辉 |
|
教学团队
国 内 |
校 内 |
朴灿奎(中心主任、学科主任、教授) 金成镐(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全 莹(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张博远(中心资料室主任、讲师) 赵立新(中心兼职研究员、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国际政治学科主任、教授) 王晓波(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政治学科教授) 谢桂娟(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政治学科教授) 李金辉(中心副主任、中心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权哲男(中心经济研究所所长、理论经济学学科主任、教授) 林今淑(中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李圣华(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副教授) 崔 文(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 金熙杰(中心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学科副主任、讲师) 曹时俊(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讲师) [韩]白晟昊(中心兼职研究员) [韩]全洪镇(中心兼职研究员) 卢青锡(中心法律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吴东镐(中心兼职研究员、法学教授) 李海燕(中心兼职研究员、法学副教授) 崔龙哲(中心兼职研究员、法学讲师) 金明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 [英]Valmae(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外教) 吴延华(外国语学院朝鲜语教研室主任、讲师) |
校 外 |
李国强(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 沈志华(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东师大周边国家研究院院长、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 郑继永(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 董向荣(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政治研究室主任) 王 圆(中心兼职研究员、吉林省社科院朝鲜韩国研究所研究员) 薛 力(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 张慧智(中心兼职研究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朝鲜韩国研究所所长、教授) 满海峰(中心兼职研究员、辽东大学朝鲜半岛研究所所长) 金 哲(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公法研究所所长) 任 虎(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国 外 |
朝 鲜 |
孙秀浩(中心兼职研究员、金日成综合大学历史系教授) 金胜奎(中心兼职研究员、金日成综合大学社会科学指导部指导教授、候补院士) 金苍景(中心兼职研究员、朝鲜社科院社会科学者协会主任) 林光男(中心兼职研究员、金日成综合大学经济系主任) 安哲柱(中心兼职研究员、金日成综合大学经济系教授) 金成虎(中心兼职研究员、金日成综合大学国际经济法系主任) 朴希哲(中心兼职研究员、金日成综合大学国际法系主任) |
韩 国 |
金光云(中心兼职研究员、北韩大学院大学教授) 朴泰均(中心兼职研究员、首尔大学国际大学院副院长) 郑钟昊(中心兼职研究员、首尔大学国际大学院院长) 李南周(中心兼职研究员、圣公会大学中国学教授) 李 丹(中心兼职研究员、釜庆大学中国学科教授) 朴淳成(中心兼职研究员、东国大学朝鲜学教授) 李贤珠(中心兼职研究员、国土研究院研究员) 崔长浩(中心兼职研究员、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新北方经济研究所统一国际合作室主任) 李相模(中心兼职研究员、法制研究院研究员) |
研究方向及内容
方 向 |
研究内容 |
朝鲜韩国历史 |
朝鲜古代史、朝鲜近现代史、朝鲜韩国现代史 |
朝鲜韩国政治 |
朝鲜政治、韩国政治、中国与朝鲜、韩国关系研究 |
朝鲜韩国经济 |
朝鲜经济、韩国经济、中国与朝鲜半岛经济合作研究 |
朝鲜韩国法律 |
朝鲜法律、韩国法律、中国与朝鲜、韩国法律比较研究 |
博士推免
推荐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试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
国内外交流
本学科在培养方式上采用“第二校园经历”,选派优秀的在读研究生到国外名校或科研机构开展1~6个月的学习实践,接触多元的校园文化,提升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和工作能力。根据交流协议,本学科每年派赴海外相关学府有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朝鲜社科院;韩国首尔大学、东国大学、北韩大学院大学、圣公会大学、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日本中央大学、朝鲜大学等;国内外实践基地有中朝共同开发和共同管理的罗先经济贸易区管理委员会、吉林省商务厅、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韩国国土研究院、韩国统一研究院等。
经本学科选拔推荐的学生,可参加教育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的培训课程。同时,教育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已落户融合学院,本学科研究生可参加相关培训课程。
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 |
可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当选研究生奖励20000元/人,具体名额按当年国家指标执行。 |
国家助学金 |
享受国家助学金600元/人/月(一年按10个月发放)。 |
学业奖学金 |
享受A类学业奖学金7000元/人/年。 |
基金会专项奖学金 |
可申请“三星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芙蓉奖学金”、“成宝奖学金”、“正修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并可获得“Lock&Lock基金”“Scranton Women’s Leadership Center基金”等基金的资助,具体按专项奖学金或基金会要求执行。 |
中心专项 奖学金 |
成绩优秀奖 |
一等奖/1.5万、二等奖/1.3万、三等奖/1.1万、四等奖/1万 |
科研奖 |
4000—20000元 |
语言能力 测试奖励 |
2000—5000元(详情见附录1) |
助教岗位 |
研究生可应聘“中心”设立的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理等“三助”岗位。同时,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
资料阅览
学科特色活动
学科每年举办“暑期优秀本科生夏令营”活动,为优秀本科生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开展韩语及英语的语言强化班,以争取让学生在论文撰写及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外国语语言,以提升外国文献查阅和分析能力;举办“青芽”系列学术活动,以讲座、踏查、学术沙龙、论文发表会等多样的方式开展学术活动,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多样化的学科活动在缓解同学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也大大丰富了课余生活。